力華動態(tài)
感應加熱器設計時,基本結(jié)構(gòu)尺寸應如何確定?
(1)板(管)厚的選擇 板(管)厚應大于1.57d銅,此時導體的電阻*小。
?。?)接觸板(管)的設計 應保證本零件能與淬火變壓器(或感應器夾頭)連接可靠、緊貼、堅固,并有一定的接觸應力;貼合面應平直,表面粗糙度值不高于Ral.6 p.m,接觸面如為凹形凸臺更好。
高頻感應加熱器壓緊螺栓不小于M8,中頻感應器壓緊螺栓不少于2個M12。接觸板厚度應大于1. 57d銅,但小于12mm。板寬根據(jù)感應器承受功率大小而變,在60~190mm范圍內(nèi)選取,功率大時選上限。
?。?)導電板(管)的設計 感應加熱上的功率是沿導體長度分配的,為使有效部分分得較多的功率,導電部分宜短不宜長。由于電阻與導電截面積大小成反比,因此,導電板宜寬不宜窄。
?。?)有效圈的設計
1)右效圈高度
?、俟ぜ鈭A淬火時,同時加熱感應加熱器有效圈高度與工件高度差。
?、诠ぜ?nèi)孔淬火時,同時加熱感應加熱器有效圈高度與工件高度差。
?、? 為避免淬硬層在工件截面上呈月牙形,有效圈兩端可設計成凸臺式,凸起高度為0.5~1. Smm,寬度為3—8mm,如圖7-2所示。
?、墚敻袘訜崞鳛榘氕h(huán)形時,可以用增長徑向?qū)Ч荛L度的方法來提高軸頸兩端的溫度。
?、? 當長軸的中間一段淬火加熱時,要考慮軸兩端的吸熱因素。一般有效圈寬度應比加熱區(qū)寬度大10%~20%,功率密度小時取上限。
2)有效圈壁厚:當通水冷卻時,按表選擇;當不通水冷卻時,壁厚為8~ 12mm。有效圈兩端加凸臺使淬硬層月牙形變成均勻深度①外圓淬火時,有效圈與工件的間隙見表74。當軸類外圓連續(xù)加熱淬火時,有效圈與工件的間隙應考慮工件加熱時的彎曲。